為進一步提升住宅工程品質,常州住建部門全面貫徹落實省住建廳工作部署,于2021年9月組織開展提升住宅工程滲漏問題綜合治理水平試點,預計到2022年年底實現兩降兩升,即新建住宅工程常見滲漏質量問題明顯減少,住宅工程質量投訴明顯減少;住宅工程滲漏常見問題治愈率明顯提升,住戶質量滿意度明顯提升。
常州提升住宅工程滲漏問題綜合治理水平試點將在天寧、鐘樓區全面展開,同時鼓勵其他轄市區積極開展試點工作。試點將遵循“構造防水為主、材料防水為輔”的原則,按照“施工質量樣板化、技術交底可查化、操作過程規范化”要求,強化施工全過程質量控制,建立質量責任追溯制度和標準化評價體系,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全面推進住宅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工作。具有三大特色:
一是全面推廣創新做法應用。要求外墻、屋面、地下室、衛生間、廚房、陽臺等部位的防水設計明確防水構造層次和細部構造。加強外窗周邊、外墻挑板或線條、外墻預制構件與現澆構件連接、外墻預制構件之間的連接、外墻不同墻體保溫材料交接處、屋面女兒墻、衛生間、地下室變形縫等防水薄弱部位防水技術措施。設計選用防水材料充分考慮建筑物的性質和功能特點,并在圖紙中標明品種、規格和性能。地下室的施工圖設計文件明確后澆帶封閉條件,鼓勵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摻入合成纖維等抗裂材料。
二是大力推行樣板引路制度。將選擇一批基礎條件好的項目和企業,打造住宅工程滲漏防治樣板。外窗、外墻、外保溫、衛生間等部位防滲漏施工在全面展開前先行開展樣板段施工。施工單位在樣板段施工和檢驗的基礎上總結質量控制措施和滲漏防控要點,完善施工方案,對相應專業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可視化交底。在防滲漏工程施工前,要求施工單位結合設計要求和工程特點編制防水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經監理單位審查批準后執行。
三是施工過程管控全面強化。要求外墻外保溫工程分別在基層防水層完成、外保溫防水抗裂層完成且裝飾面層施工前、分戶驗收時三個階段進行淋水檢驗;主體驗收和竣工驗收時,對屋面、衛生間和開放式陽臺等有防水要求的部位進行蓄水檢驗;竣工驗收時對外窗和東西山墻進行淋水檢驗。各環節驗收留存影像資料,淋水、蓄水后發現漏水或積水現象的,及時進行整改并重新驗收。
同時,試點還強化了既有建筑滲漏治理工作。對保修期限內的住宅落實質量保修責任,建立質量回訪和質量投訴處理機制,及時組織處理保修期內的滲漏問題。對超過保修期限的住宅,按照有關規定申請使用專項維修資金,及時對屋頂、外墻等共有部分的滲漏問題進行處理。